其一、液壓系統故障預測研究現狀
目前,針對液壓提升系統故障的研究大多主要針對故障診斷、故障定位及故障原因查找等。對當前狀態正常但存在故障隱患的預測研究較少,國內外只有少數專家對液壓系統故障預測進行過研究。
有研究者針對液壓系統性能參數退化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小波包變換和隱馬爾科夫模型(HMM)相結合的液壓系統故障預測方法,并通過試驗驗證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性。有些通過對液壓泵振動信號的小波包分析,建立了小波包支持向量機相結合的液壓泵的故障預測模型。還有研究者對重型平板運輸車液壓系統建立故障樹模型,并研究了故障判據和權重研究,為快速準確地進行故障溯源、故障預測和診斷研究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方法。
雖然現有系統運行狀態評估及故障診斷技術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現有對系統運行狀態的研究從宏觀入手的多,針對設備狀態評估研究都是針對整機設備,對設備部件的狀態評估研究較少,在評估基礎上進行故障預測判斷的近乎空白,沒有很好地將狀態評估與故障診斷相結合。
(2)傳統的液壓系統故障診斷理論是建立在元器件運行狀態相互單獨及有限狀態或二值假設基礎上,對設備的運行狀態只確定為正常與失效兩種狀態,不能夠真實反映系統運行與故障間的關系,不利于故障預測。
(3)現有對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方法主要針對單發故障,對同時發生多故障模式的研究還不夠,不能夠正確全而反映系統運行的真實情況。
其二、液壓同步頂推技術施工的控制問題
1、采用現場制造節段方式進行施工
在對橋梁進行施工建設時,將橋分為幾段,在現場之外進行建造,然后再在現場進行拼接是非常有必要的施工方式。在對各個節段進行鑄造時,對節段的質量和長度,以及拼接接口進行控制。主要有兩種方式來對長度和質量進行確定:①利用連續預制但是逐段頂推的方式,此方法是利用預制場的梁軸線來控制完成的;②需要依靠生產廠家對材料進行預制,建成較小的快件時,將這些小快件運送到橋梁施工現場之后再進行同步頂推。對于后者的應用要求高,運輸過程需要采用公路貨車進行運輸,快件的大小根據運輸貨車的長度和整體載重來確定。兩種方法進行對比,二種的方法的運輸和拼接都比較巨大,容易產生連接不到位等失誤問題,因此采用一種現場制作的方法加簡便易行。
2、現場預制需要注意的問題
利用液壓同步頂推技術進行施工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先將材料進行預制,然后對預制好的節段采用頂推技術來進行施工和安裝。但是在預制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分析和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這對提高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至關重要。先是預制場地的選擇,要對預制場的設置長度與預制快件進行綜合的考慮,一般是階段的三倍,從而保證運輸和建設過程的方便可行。于此同時,還要設置頂推過渡段,從而保證液壓頂升裝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頂推過渡段中的中間支撐做好做到位,盡力保證其在水平方向上呈現線性關系,對于無法保證線性關系的情況,在計算和施工時,要對具體情況進行綜合性考慮。
|